界面新闻记者 |
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,近期北方地区开始进入雨季。2025年7月1日,水利部专题会商部署主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指出,7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进入主汛期。
据水利部网站消息,7月1日上午,国家防总副总指挥、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专题会商,视频连线水利部长江、黄河、淮河、海河、珠江、松辽水利委员会和太湖流域管理局,分析研判7-8月全国汛旱情形势,安排部署主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。
据预测,今年7-8月,全国总体呈现“北涝南旱”格局,北方洪涝偏重,局地暴雨洪涝事件多发重发,有较强台风北上影响北方地区,灾害风险偏高。黄河中下游、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、海河流域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、松辽流域辽河浑太河和松花江吉林段等可能发生洪水;有4-5个台风可能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;长江流域中游洞庭湖鄱阳湖水系、浙江钱塘江和福建闽江、新疆中北部等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。
央视新闻7月1日报道,中国气象局天气分析师周丽贤表示,根据目前的天气形势,今后几天副热带高压将会明显的加强西伸北抬,从广东到山东都在它的控制下,导致北方的雨季提前开启。整体来看,预计七月上旬我国的主雨带将位于副热带高压的西侧和北侧,会使得像西南地区到华北、东北一带降雨偏多。
报道称,预计今后十天,云南、四川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天津以及北京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这些地方多降雨,不仅雨日多,而且累计降水量也会比常年同期偏多。局地的累计降水量具有一定的极端性,所以需要防范城市内涝,以及山区需要防范山洪,还有地质灾害的发生,海河流域也需要做好防汛准备。
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大江大河水情总体平稳,中小河流洪水频发,给防汛工作带来一定挑战。据介绍,今年入汛以来,中小河流洪水频发重发。广西、广东、湖南、贵州等22个省级行政区共有31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,大部分为中小河流,40条河流发生超保洪水,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,贵州都柳江发生特大洪水。
李国英要求,即日启动主汛期“周会商+场次洪水会商”机制,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。加密、滚动、超前、精细做好雨水情监测预报,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,超前精细预报预警,确保人员不伤亡。抓好中小河流洪水防御,及时清除河道行洪障碍,提前撤离危险区人员。强化汛限水位监管,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,预置抢险力量、料物和设备,及时发现、科学处置险情,确保水库不垮坝。
李国英还要求,要高度关注冰川堰塞湖溃坝险情防御,加强高风险冰湖监测,全面掌握下游人员、重要基础设施分布情况,精准做好溃决洪水影响分析并做好洪水演进传导预报,提前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和防范应对措施。做好城市外洪内涝防御,落实“拒、绕、排”措施,有效抵御外洪进城,畅通骨干排水通道,全力排泄涝水,严防内涝风险。同时,做好抗旱保供工作。